日前,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完成的《2007年全國煤炭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正式發布。這份材料指出,2007年,煤炭工業保持了速度較快、結構改善、效益較好、運行較穩的良好發展勢頭,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進一步做強。與此同時,行業還存在著生產力水平低、政策性增支因素多、資源和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歷史遺留問題難以解決等矛盾和問題,行業經濟轉型發展仍存在體制和機制障礙。
據行業統計快報,2007年,我國煤炭產量為25.23億噸,同比增加1.92億噸,增長8.2%;銷量為23.98億噸,同比增加1.89億噸,增長8.6%;出口量為5317萬噸,進口量為5102萬噸,凈出口215萬噸。
從產銷銜接和節能減排、財務效益、發展環境三個方面看,受內外因素作用,2007年煤炭行業經濟運行表現為三個基本特點:
一、產銷銜接總體平衡,安全產能增加,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
二、效益水平和財務狀況的內在質量繼續提高;
三、有利于煤炭行業科學發展的積極因素繼續增加。
據了解,2007年,我國規模以下小煤礦產量占全國原煤產量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7個百分點,實現了連續5年規模以下小煤礦產量的下降。
各大型企業集團直報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統計報表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進一步做強:原煤產量為12.9億噸,超過全國原煤產量的一半;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四分之三;實現利潤總額占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七成;人員規模占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六成。
在看到煤炭工業取得進步的同時,這份材料還指出,總體看,煤炭工業仍處于恢復性發展階段,煤炭企業仍然面臨很多困難,發展步履維艱,目前仍然存在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不到位的問題及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
一是結構不合理,行業生產力總體水平低和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有的地區還相當突出。總體來說,煤礦數量多、規模小、小型煤礦技術裝備水平低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絕大多數企業盈利能力低下,煤炭行業發展區域性差異擴大,煤炭價格水平不平衡問題凸顯。
二是行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煤炭產能越來越向環境承載力差的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等地區集中。經濟發達的華北、華東地區受采煤沉陷、村莊搬遷的影響,產量難以增加。
三是煤炭成本增長過快,煤炭成本完整化改革受到影響。2007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同比基本持平。盡管煤炭價格有所上漲,但是煤炭企業市場采購成本也在不斷上漲,政策性成本陸續增加,不合法、不合理的地方性收費仍然存在,行業盈利能力仍然沒有提高。
工資是煤炭成本的一個重要項目。從目前來看,煤炭行業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利潤率仍然是建立在全行業偏低的工資水平之上的。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8.8%;同期,原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在崗職工人均工資同比僅增長8.5%。
四是歷史遺留問題多,一些國家已經明確解決的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資源類稅費項目多,稅、費重復征收,稅費負擔沉重。新增涉及煤炭資源類的稅費項目總額,占煤炭銷售收入的比重,累計達到27.5%至29.5%。二、煤炭增值稅重。煤炭稅費體制改革以來,煤炭增值稅一直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據統計分析,2007年1月至11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增值稅實際稅率為8.1%,比1993年增長了4.8個百分點,較全國工業領域企業增值稅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三、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鐵路建設基金還難以取消。據統計測算,1995年至2006年,煤炭企業累計支付鐵路建設基金1700多億元。目前,煤炭鐵路運輸量占全國貨物運輸總量的45%以上,煤炭行業承擔了全國鐵路建設基金的一半左右。四、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進展緩慢。一些地方政府財政能力不足,不愿意接收煤炭企業辦社會的那個“包袱”。
這份材料最后指出,進入2008年初,煤炭供應又出現了新的情況。冰雪災害使一些地區出現了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電煤庫存急劇下降、煤炭和電力供應趨緊的緊急情況,也反映出加強煤炭需求側管理和煤炭運輸組織調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