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對于中國而言,2020年是絕處逢生、蟄伏蛻變和堅韌前行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工業在疫情大考中實現驚鴻一躍,彰顯強大韌性和無限潛能;這一年,中國制造逆風破浪,走出了一條先抑后揚的“微笑曲線”,一舉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基石。值此2021年新年到來之際,中國工業報社評選出2020年度中國工業十大新聞(以時間排序),記錄中國工業的奮力躍遷與蛻變。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來,新發展格局在多次重要會議中被提及。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說:“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font>
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于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于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創出多項紀錄,中國水下機器人“海斗一號”萬米深潛凱旋
2020年6月8日,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斗一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完成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后載譽歸來,這標志著中國無人潛水器技術跨入了一個可覆蓋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時代。
本次科考任務中,“海斗一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實現了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及作業深度紀錄、填補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中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信系統物資保供貢獻突出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二級巡視員張軍、規劃司投資處副處長高鵬、信息通信管理局市場處一級主任科員姚翔中、湖北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發展處處長易武4名同志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同時,高鵬同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作為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組長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系統干部職工,針對疫情防控初期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嚴重緊缺問題,對重點醫療物資建立了統一管理、統一調撥的有效機制,爭分奪秒提升生產供給能力,多措并舉抓好物資保供工作,推動湖北省、武漢市醫療物資快速實現從嚴重短缺到充分供應,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4、首次實現16米級超大直徑,國產最大盾構機下線
2020年9月27日上午,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這臺“巨無霸”盾構機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這是我國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盾構機取名“京華號”,將用于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管理的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中鐵十四局集團聯合研制,是我國企業首次成功實現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的工業制造,設備的研制和應用有力鞏固了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
5、安全性良好,4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臨床三期試驗
2020年10月20日,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傳來消息,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達到6.1億劑,2021年,我國新冠疫苗年產能在此基礎上會進一步擴大。我國目前已有以下4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兩款滅活疫苗、康希諾/軍科院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及科興中維的滅活疫苗。
12月3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附條件上市。有數據顯示,該疫苗保護率為79.34%,實現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的統一,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
6、描繪新藍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定調“十四五”規劃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等。
7、推動純電動車成為主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兑巹潯芬?,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規劃》的發布,不僅是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政策的延續,也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性方針指引。發展規劃與目標的明確,為行業和市場帶來了定力與信心。
8、“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成功,我國入列核電技術先進國家
2020年11月27日0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后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叭A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成功,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9、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2020年12月4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2019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推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算法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2天,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實驗顯示,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岳”需6億年。等效來看,“九章”的計算速度比“懸鈴木”快100億倍,并彌補了“懸鈴木”依賴樣本數量的技術漏洞。
10、長八首飛,嫦娥攜樣,北斗上天,火星探測……航天強國再續華章
2020年12月22日 ,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12月17日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志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7月23日 ,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摘自: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