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國家發改委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采取線上發布形式。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湖北省和武漢市等重點地區基本生活物資庫存可滿足30天以上消費需求,加上備用貨源有條件保證群眾基本生活。
復工復產方面,孟瑋表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提高較快,除湖北等個別省份外,全國其他省(區、市)復工率均已超過90%,其中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廣西、重慶等已接近100%。
經濟
遠程問診辦公等新興服務逆勢成長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回應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時表示,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明顯影響,供需兩端均受到較大沖擊,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很多困難,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都出現明顯回落。
“但隨著疫情防控的成效日漸顯現,一系列已經出臺的階段性應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別是后續我們還將適時推動出臺一系列對沖政策,企業活力和市場潛力將進一步激發,我國經濟運行必將回歸常態,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很多支撐?!崩罨壅f。
經濟運行雖受到疫情沖擊,但也不乏亮點。李慧介紹,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比如網購快遞、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數據來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信息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了3.8%,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的產量分別增長了119.7%、45.1%。
“從目前調研了解的情況來看,企業家信心也在逐步回穩,國際上對我國經濟發展也充滿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日前表示,在中國政府各項有效措施的作用下,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恢復正常?!崩罨壅f。
就業
避免過度管控 破除復工復產梗阻
疫情對就業的影響正在顯現。國家發改委就業司副司長常鐵威表示,受影響較大的,在行業上主要是消費類為主的生活服務業,在市場主體上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重點群體上主要是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采取措施穩就業,全力破除企業復工復產的梗阻,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避免過度管控。
同時,落細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把已出臺的減稅降費、社保費減免緩繳、金融支持等系列幫扶政策盡快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勞動者身上,并根據形勢變化,進一步研究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
在重點群體就業方面,對高校畢業生,主要通過鼓勵企業吸納、擴大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的規模、吸引到基層就業、增加參軍入伍規模等方式拓寬就業渠道。對農民工,主要加大“點對點、一站式”運送返崗的實施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公益性的崗位開發,開展轉崗轉業培訓等方式,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群體,通過就業援助、社會救助等,做好兜底保障。
常鐵威表示,解決就業問題,根本上還要靠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住就業基本盤。同時,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開辟更多的就業崗位。
物價
漲幅有望回落 不存在全面上漲基礎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一線巡視員彭紹宗回應疫情對物價影響時表示,預計全年物價走勢將呈前高后低的態勢,不存在全面上漲的基礎。
彭紹宗表示,從2月情況來看,CPI上漲主要是由豬肉和蔬菜拉動,物價運行的結構特征十分明顯。蔬菜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產銷受阻,一度出現出村進城“兩頭難”,導致春節過后蔬菜價格一反常態,不降返升,拉漲CPI。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較大,但從監測情況看,精瘦肉零售價格近一個月連續每天回落,到3月16日已降至每斤32.4元。
工業生產價格方面,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下降,但少數小品種比如生產口罩的熔噴布、測溫槍的熱傳感器等等,因為需求快速增長,而出現了價格上漲。
“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仍處在溫和區間。從總體上看,全社會供給充足,物價總水平平穩運行的態勢并沒有改變?!迸斫B宗表示。
關于后期價格走勢,彭紹宗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活力足,工農業產品市場供給充足,服務業發展迅速,物價保持平穩運行的基礎牢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產能進一步釋放,物價漲幅有望回落。預計全年物價走勢將呈前高后低的態勢,不存在全面上漲的基礎。
投資
公共衛生、5G網絡等領域將加大投資
為應對疫情對投資運行的影響,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劉世虎表示,將加大公共衛生服務、5G網絡等重點領域投資。
劉世虎表示,下一步投資將具體在以下領域,包括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強脫貧攻堅、交通能源、重大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市政設施、社會民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補短板領域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更加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熱點回應】
美歐調整宏觀政策,中國如何應對?
——適時推出相關儲備政策,加大政策對沖力度
李慧表示,這段時間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對宏觀政策做了大幅調整,各方面都很關注。從中國情況來看,中國擁有的政策工具依然充足,我們將密切監測經濟運行態勢,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適時推動相關儲備政策出臺實施,加大政策對沖力度,力爭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疫情導致外資企業外遷?
——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經營逐步走向正常,外遷問題不突出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表示,外資企業一直是我國參與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疫情發生以來,外資企業跟內資企業一樣遇到了經營上的困難。我們了解到部分企業也出現了難以接到訂單,或者接到訂單也難以完成的情況,的確存在一些訂單轉移的問題。
但隨著復工復產,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逐步打通,形勢在逐步好轉。特別是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企業復工復產率也不斷提升,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經營逐步走向正常,訂單完成情況不斷好轉,因此企業的信心加快恢復。所以,從目前看,外資企業外遷的問題并不突出。從這個角度來講,外資的基本盤是穩的。
50萬億投資來了?
——總投資不等于年度投資
近期有媒體報道,截至3月10日,有25個省區市公布了投資規劃,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元,其中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7.6萬億元。
發布會上,劉世虎強調,項目總投資不等于年度投資規模,“項目總投資需在建設工期內分年度實施,一個項目從開工到完工可能需要若干年,特別是重大項目建設周期更長,而年度投資只是總投資的一部分。”
劉世虎表示,如果簡單將各地總投資進行加總,或者誤將總投資當做年度投資,容易產生錯誤判斷,作出錯誤解讀。
摘自: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