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能減排以及促進經濟多樣化措施的陸續出臺并實施,中國煤炭行業正悄然發生改變,清潔能源的不斷增長以及煤炭消費量的不斷降低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中國積極致力于清潔能源的發展以及降低煤炭消費量,以達到在2020年將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下降至58%的目標,中國煤炭行業咨詢公司汾渭能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新華在接受澳洲礦業媒體采訪時表示。
“中國已經非常接近實現這一目標,” 劉新華說,“去年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已經降低至59%,與此同時,天然氣、核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上升到22% 左右?!?/p>
不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盡管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正在縮小,但從絕對值上看,去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仍較2017年有所增長。劉新華說,這些數據反映了經濟的變化和向清潔能源的轉變。
中國正在推動煤炭消費向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消費的轉變。從2017年起,北方地區開始推行取暖“煤改氣、煤改電”政策,重點城市覆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去年又增加汾渭平原11個城市,中央財政支持的北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由12個擴展至35個。
與此同時,散煤治理明顯提速。我國散煤消費集中于工業和民用兩大領域。工業領域散煤主要來自工業小鍋爐和小窯爐的散燒煤,民用散煤主要分布于廣大的農村地區。據估算,2018年散煤削減量約6100萬噸。其中,工業領域的散煤削減貢獻了72%,民用領域貢獻了28%。
不過,劉新華強調,煤炭依然是中國的基礎能源,短期內難以被全面替代。在我國三大化石能源礦產資源已探明儲量中,煤炭占94%以上,石油和天然氣僅占6%左右,這種資源稟賦條件使得我國的基礎能源嚴重依賴煤炭。
要解決污染問題,關鍵在于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末,中國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機組容量已超過7.5億千瓦,占全國燃煤發電總裝機容量的75%以上。自2012至2017年間,超低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86%,氮氧化物減少了89%,煙塵減少了85%。
除了能源結構方面的改變之外,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也同樣在改變煤炭行業的前景。“近來來中國經濟一直處于由能源集約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每個行業的電力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制造業和基建等高耗能行業的用電需求增速在放緩,而第三產業用電量在迅速增長?!?/p>
去年,第三產業全國用電量達到1.0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中電聯數據顯示,近年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的電力需求繼續呈上升趨勢,去年同比增長23.5%。
中國能源結構的變化符合當今世界能源變化的潮流。不少全球知名礦商 ——大部分是汾渭能源的客戶和合作伙伴 ——正在重新評估其發展方向。力拓已經退出動力煤市場,而必和必拓以及嘉能可也表露逐漸淡出這一市場的意愿。
這一變化似乎在劉新華的預料之內。“這些公司是多元化經營的公司,這樣做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優化其產品定位?!?/p>
“像兗煤澳洲,去年從力拓接手了位于昆士蘭州的煤炭資產,仍然對動力煤市場抱有信心,”她說。兗煤澳洲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單一經營的煤炭生產商,去年產量達3290萬噸,今年產量目標為3500萬噸。
劉新華將于10月份受邀出席在墨爾本舉行的“國際礦業資源大會暨展覽會”,并作題為“中國最新煤炭政策變化及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的主題演講。
摘自:中國煤炭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