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要抓住一個核心目標,就是要提高工業增加值率。什么叫工業增加值率?在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比上你的銷售收入,這叫工業增加值率,我們現在多少呢? 26.5%。而世界水平多少呢? 35%,發達國家40%,這一比就出來了,說明大而不強。”
———李毅中
目前,我國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粗放型發展模式仍未根本轉變。李毅中表示,“十二五”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任務就是提高工業的增加值率。轉變發展方式成功與否的基本標志就是工業增加值率能否提高,這是解決工業發展結構性、素質性矛盾和問題的根本途徑。工業增加值率則反映了工業行業或企業獲得的附加值水平,更為全面地反映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我國工業增加值率僅為26.5%,而發達國家一般在35%以上,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要超過40%,我國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李毅中提出,“十二五”時期,提高工業增加值率,工業領域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我國將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創新品種、提高質量,優化產品和技術結構。同時,堅持存量調整優化和增量嚴格準入相結合,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治污,促進形成低消耗、可循環、低排放、可持續的產業結構、運行方式和消費模式。此外,還將繼續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提高規模經濟行業產業集中度,培育壯大一批產業聯盟;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另外,將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
第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加快培育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網絡、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要處理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關系,決不能脫離現有工業基礎,另搞一套新的產業體系,要高度重視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同時,要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只有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才能催生和發展新興產業。還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的共同作用,進一步消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注意市場準入、技術標準、發展規劃等政策配套和要素整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另外,注重發展工業設計、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為新興產業提供科技、商業、金融、信息等服務,創造良好的支撐條件和市場環境。
第三,促進工業化、信息化與城鎮化融合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的最大潛力所在,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工業化為城鎮化創造了條件,信息化提高了城鎮化水平,加快了城鎮化進程。市場化和國際化是加快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立足國情,統籌推進“五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