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
一是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變化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加快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充分發揮價格在調節供求關系中的杠桿作用,并為天然氣價格最終市場化奠定基礎。二是研究建立上中下游價格聯動機制。三是鼓勵天然氣用氣量季節差異較大的地區,研究推行天然氣季節差價和可中斷氣價等差別性氣價政策,引導天然氣合理消費,提高天然氣利用效率。鼓勵天然氣生產企業、下游用戶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參與儲氣調峰設施的建設,支持發展可中斷、可轉換、可調節的天然氣用戶。四是研究建立國家級天然氣交易市場問題。
七、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一是完善天然氣產業相關制度,依法加強監管。二是深入研究管網專營化運行管理機制,為培育競爭性市場創造條件。三是實施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向第三方提供準入服務。四是明確參與天然氣供應的相關主體儲氣調峰義務。五是逐步構建與國內天然氣產業發展相符的監管體系和政策體系。
八、保障管道安全運行
一是研究制定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實施細則,完善有關配套法規和標準。積極開展向全社會特別是管道沿線群眾普及管道保護法的宣傳活動。督促指導管道企業落實管道保護責任,嚴格履行各項法定義務。
二是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管道保護工作的領導,督促本行政區域內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指定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建立管道保護工作聯系制度。
九、加強國際合作
按照互利雙贏原則參與海外天然氣開發項目;鼓勵開展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與國外公司的合作,通過對外合作,引進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第二節 實施機制
一、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協調和指導,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推動規劃各項指標和任務的落實。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溝通配合,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為規劃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要根據各自的職責,細化落實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二、建立滾動調整機制
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要及時掌握規劃實施情況,做好中期評估。根據國內天然氣生產實際和國際天然氣市場新形勢,適時調整規劃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項目,保障安全穩定供氣,促進天然氣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編制年度實施計劃
對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要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指導各地區和有關企業按照國家戰略意圖和政策導向開展工作。同時,要研究建立規劃實施考核體系和獎懲制度,保證規劃目標和任務順利實施。
第五章 環境影響評價
一、環境影響分析
(一)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仍以煤炭為主,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環境壓力大?!笆濉逼陂g,隨著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高,可有效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如果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300億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約1200億立方米,同增加等量熱值的煤炭相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2億噸、二氧化硫580萬噸。
(二)可持續發展作用重大。
天然氣廣泛使用對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大氣質量,提高公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天然氣覆蓋面的擴大和天然氣普及率的提高,使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能共享天然氣的清潔性,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二、環境保護措施
(一)總體要求。
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保護環境、造福人民,實現天然氣開發利用與安全健康、節能環保協調發展。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項目環保評估和審查。加強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或生態脆弱區等生態保護重點地區環境監管力度。
(二)環保措施。
資源開發生產。一是加強集約化開發力度,盡量減少耕地占用,施工結束后應及時組織土地復墾,降低對土地、水資源、生態環境等造成的不良影響。二是完善高酸性氣田安全開發技術,加強環境監測和風險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三是加強對頁巖氣開發用水及其處理的管理及環境監測。四是大力推廣油田伴生氣和氣田試采氣回收技術、天然氣開采節能技術等。
設施建設運營。一是在選線、選站場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穿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濕地、天然林、珍惜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軍事區和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區,對確實無法避繞的,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選擇對環境敏感區影響最小的路由和施工方案通過,并采取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降低對環境敏感區的影響,減少耕地占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二是優化儲運工藝,加強天然氣泄漏檢測,配備先進的監控和應急設備,制定應急預案,嚴格監控突發風險事故,降低事故影響。管道站場和儲氣庫應選用低噪音設備。必要時進行降噪隔聲處理,加強噪音監測。三是加大LNG冷能利用力度,冷能利用項目須與接收站同步建設,減少對海水生態環境的影響,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